能力提升丨常见讲话稿的写作思路
- 发布日期:2023-10-17 17:26
- 浏览次数:
常见讲话稿的写作思路有哪些?
理清思路、提前拟好提纲,是撰写一篇规范的讲话稿的基本要求。以下是常见的七种讲话类型及提纲思路:
(一)部署类讲话
1.讲清开展什么工作及理论依据
2.讲清为什么要开展这项工作(现实意义)
3.讲清怎样开展这项工作,步骤、方法及具体要求
(二)总结型讲话
1.对前段工作开展情况作出基本评价
2.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存在哪些问题(要有具体事例)
3.工作中的经验或不足要分析原因
4.下一步工作怎样开展,要有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方法步骤、方法措施等
(三)传达型讲话
1.上级作出什么指示,出处、原文引用
2.为什么要贯彻精神,有何重要意义
3.回答如何贯彻,时间及方法要求,并提出具体贯彻意见
(四)表彰型讲话
1.推广典型的精华是什么
2.号召与会者重点学习什么,归纳出普遍意义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3.指出措施和要求
(五)批评型讲话
1.分析错误性质及造成的影响
2.分析产生的原因及责任
3.分析经验教训,指出防止错误产生的措施
(六)探讨型讲话
1.指出新颖深刻的问题
2.用充分、客观的事实和依据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3.得出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七)汇报型讲话
1.要抓住重点,语言要精炼
2.要汇报做了哪些工作,指出下一段时期工作
3.说明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拔高思想、提升内容的小门道
逻辑清晰、主旨明确是讲话稿最基本的要求,而写出一篇精彩纷呈的讲话稿还需要在思想上启迪人、表达上感染人、形式上吸引人。
(一)思想上启迪人
第一,站位要有高度。高,即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站位高,就是要紧紧围绕讲话的核心主题,从历史的、全面的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
第二,理论要有深度。深,即深邃、深刻,而非深不可测、晦涩难懂。理论深,有利于体现讲话人的思想,引人思考。要想理论深,就要紧密结合学习、工作、生活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得出具有深刻内涵、独到见解的论述。
第三,语言要有新度。新,即新颖、新鲜。新颖的语言,有利于更好传播讲话人的思想,给人新鲜感。要想语言新,就要自己多思考、讲新话,少讲别人讲过的老话。
(二)表达上感染人
许多成功的讲话稿,都是把真挚的情感流露于字里行间,拉近与听者的距离,让人倍感亲切、温暖和感动。这就决定了讲问题时要推心置腹,使人心悦诚服;提要求时要讲清道理,使人能够由衷接受。
第一,比喻要贴切。恰当的比喻,可以增强领导讲话的具体性、生动性、鲜明性,以更好表达对事物的感情和态度。
第二,排比要强烈。好的排比句,要结构整齐、节奏鲜明,能够吸引人;要逻辑严密、说理透彻,能够说服人;要抒情强烈、表意酣畅,能够感染人。
第三,引用要精妙。在领导讲话稿中恰到好处地引用名言警句等作为论据,可以更好地表明观点,增强说服力、感召力。
(三)形式上吸引人
第一,标题要鲜活。“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标题要“活”,就要做到准确、鲜明、简洁。首先,“活”在概括主题,完整概括主题的标题,让人一眼便知整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其次,“活”在表达观点,直接、干脆、响亮地表明了整个讲话的核心观点,可谓一语中的。
第二,结构要匀称。一般而言,二、三级标题,在确保能概括下属内容的前提下,应尽量做到句式、层级大致相当,这样可以使语言整齐,标题之间互为补充、相互映衬,可呈现较好的形式美和表现力。
第三,字数要相近。讲话稿的每个部分、层次间,如果能做到字数大致相近,再好不过;若做不到,字数也不宜相差过多,否则会给人一种难以平衡的感觉。这一点体现了文字工作者的谋篇布局、文字表达等能力。
写一篇精妙的讲话稿,需要多写多练多比较,找出差距,然后弥补提升。一篇有深度、有广度的讲话稿,更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