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检验科“三大常规”中常见的违规操作
- 发布日期:2024-07-09 10:03
- 浏览次数:
国家医保局联合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印发了《2024年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工作方案》,在全国范围启动2024年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工作。聚焦心血管内科、骨科、血液净化、康复、医学影像、临床检验等以前年度已经重点检查并自查自纠的领域,检查是否按要求自查整改。
检验科三大常规是检验科最常见的检验项目,越常见的地方越需要大家警惕。本文整理了医疗机构检验科三大常规的医保使用负面问题清单,以供各位检验同仁参考,欢迎各位同行查漏补缺。 检验科涉及的医保违规种类主要是过度检查、超标准收费、重复检查、串换项目4大类。 过度检查 主要指将针对特定科室、特定适应症的检查项目作为常规检查,向大多数患者普遍开展并收费。具体表现:套餐式、打包式检查,临床科室无指征开展POCT 检测并收费等。 超标准收费 主要指医疗服务提供方对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高于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相关部门规定的价格标准。例如针对不同的临床检查项目,存在项、次、每个抗原等不同的计费单位,违反临床检验项目计价单位收费。 串换项目 则是指不执行检验项目的支付名称和价格标准,将医保不予支付的检验项目串换成支付范围内的检验项目进行报销,或者将低标准收费项目套入高标准收费项目结算,例如将不同临床检验项目之间相互串换收费,也包含同一项目不同方法学的串换。 重复收费 指的是依据现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及医保支付政策规定,有包含关系的不同项目重复收费。
血常规检验 常见医保违规行为 1过度检查 同时开展“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 大规模同时开具“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检测; 无指征普查有核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将血栓弹力图试验并入患者入院血常规检查大规模开展。 2超标准收费 《诊疗目录》中,血栓弹力图试验(TEG)项目计价单位:按“项”收费。某医院开展血栓弹力图试验(TEG)检查,按检查使用的试剂杯数收费,属于超标准收费。 3串换项目 检验试剂为检测“全血细胞计数+3分类”却收取了“全血细胞计数+5分类”项目费用; “C-反应蛋白测定(CRP)(免疫比浊法)”串换为“C-反应蛋白测定(CRP)(散射速率法)”收费; 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免疫比浊法、干式免疫荧光法,串换成金标法。 4重复收费 “血细胞分析”重复收取“红细胞(RBC)计数”、“血细胞分析”重复收取“白细胞(BC)计数”; 非除外耗材收费,血常规检验时收取一次性使用负压采血管费用。 尿常规检验 常见医保违规行为 1过度检查 无适应症患者过度收取尿沉渣定量、尿沉渣白细胞分类、尿红细胞形态检查(人工法)。 2重复收费 医院收取尿液分析费用时,同时收取尿沉渣白细胞分类费用; 医院收取尿液分析费用时,同时收取尿蛋白定量(化学法)费用; 医院收取尿液分析费用时,同时收取尿红细胞位相(图象分析仪法)费用; “尿沉渣定量”同时收取“尿沉渣镜检”费用; 尿液分析设定微量白蛋白项目参数并检查报销,同时收取微量白蛋白的检验费用。 3串换项目 医院在进行尿蛋白测定时使用的试剂为“尿/脑脊髓总蛋白(TPUC)测定试剂盒(邻苯三酚红钼法)”,按试剂标识的化验方法开展尿蛋白定量应按尿蛋白定量(化学法)收费,实际按尿蛋白定量(免疫比浊法)。 便常规检验 常见医保违规行为 1重复收费 开展“粪便常规”时,组套收取实际未开展的“粪寄生虫卵计数”、“粪寄生虫卵集卵镜检”、“粪寄生虫镜检”、“真菌涂片检查”费用。 2过度检查 为心血管内科等普遍无指征患者开具“粪寄生虫镜检”与粪便常规合并作为常规检查并收费。 3串换项目 “粪便隐血试验(OB)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OB)免疫法”,串换为“粪便隐血试验(OB)单克隆金标法”进行收费。 原标题:常见的医保违规行为——检验科“三大常规”检验违规 来源 | 检验医学整理